我国人口大约多少亿
14·43亿。
我国总人口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,我国总人口14434万多人。大陆人口为14117万人,香港特别行政区747万人,澳门特别行政区68万人,台湾省2356万人。
我国有56个民族,人口主要集中在华南,华中,华北,及东部沿海地区。
2021年中国全国人口总数为14.1178亿人。
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,;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。与2010年基本持平,略有降低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.3,较2010年下降6.8。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。
到2050年,全国总人口预计仍有13.8亿人,劳动年龄人口大体会增加3000万左右,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有所降低,这样使人口的结构更趋于均衡。
汉族人20年减少一半出生人口,直到没有。现在的中国14亿多人口,50年以后,只有5亿人口,汉族2一3亿人口(其中老年汉族人1.5一2亿,年青汉族5千万到1亿人)
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。全国人口14.126亿人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.81数据表明,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。我国老年人数量多,人口老龄化速度快。为应对人口自然增长慢,老龄化快的局面,加快出台有效政策,鼓励优生多生。
2021年5月11日,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,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。2022年末全国人口(包括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,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)141175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。
中国即将诞生的第二个香港在哪里
说起香港,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,香港不但是我国的金融大城,更是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,虽然香港仅有700多万人,但是境内每年可创造2万多亿元的经济收入,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了近30万元,这样优异的成绩,就是放到世界上与各国相比,也算是很高的。
而近几年来,我国内陆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非常快,不但诞生了4座超一线城市,同时还孕育出了15座新一线城市,这些城市虽然还不及香港的发达,但是在未来非常有望超越香港。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,就是未来有望超越香港的一个地区,总投资1173亿,建成之后或将成为中国最大自由港,这个地区就是我国的海南省。
其实这个消息早在去年就已铺天盖地的传开,大多数朋友也都知道了这则消息,不过大家是否知道,在这个消息发出之前,海南早在三年前就已开始“全岛封关”,那什么是“全岛封关”呢?很多人都以为是封闭出入境通道,就跟清朝时期闭关锁国一样。
其实不然,海南全岛封关仅就关税而言,商品从境外进入海南自贸港“一线”放开,免征关税;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陆要经海关“二线”管住,封关对人员流动不做限制,这也是建设自由港的重要举措。而我国之所以把自由港选在海南,一是因为海南有长达1618公里的海岸线,并且还有海口和三亚两座旅游大城,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。
而这些游客在观光的同时,也会有很多购物需求,而在海南建设自由港的目的,就是拉动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发展。而是因为现在早已进入海洋时代,在这个海南肺分布着68个大大小小的海港,这些海港都是运输囤聚货物的重要场所,从全国各地来看,没有哪个地区比海南更适合作自由港了。
为了建设海南自由港,我国先后投资了1173亿元,并且初步设定在2025年初步完工,2035年进入深化阶段,2050年左右将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,届时海南的经济将一度超越香港,成为我国又一颗璀璨的明珠。各位观众,你们对海南自由贸易港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呢?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进行回复!
如何评价日本新年号「令和」
以一个逗逼的视角看的话,这年号有点不知所谓。脚盆鸡的年号基本就是模仿咱们历朝的年号制度来的,它根本上来说应该属于讨吉利或者宣示统治者心态的。其要义是用典、用吉、宣威,也就是说起码得有个够分量的典籍出处,否则容易被笑话。
脚盆鸡这个“令和”应该是出自《万叶集》中大伴旅人的《梅花歌》,引自“初春令月,气淑风和,梅披镜前之粉,兰薰佩后之香”,其实字句上没啥好分析的,“令”字在原诗里是吉利的意思,“和”字是平和的意思。脚盆鸡们把严肃的年号问题弄成了讨口彩,寓意大概是又吉利又平和的年代,但这和我给儿子起名叫李富贵有啥区别?年号这种事情不应该是文化人的高级活动吗?怎么也得含蓄点呀。令月其实还有一个解释,就是夏历二月,那么令和就应该是二和,让我想起了某种酷爱拆家的犬科动物。只是二哈不是原产西伯利亚吗?在脚盆鸡的地盘应该是秋田比较流行吧?
在我这个逗逼观察来说,脚盆鸡的年号其实都是flag立的飞起,比如现在用的“平成”。它取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中“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允治,万世永赖”一句,寓意为万事平和顺利,结果使用年号的1989年,美国老爹就用一纸《广场协议》让他们失去了二十年,平成一代也成了出名的废宅。
再往前的“昭和”更是不得了,出自《尚书·尧典》里“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”一句。结果脚盆鸡在这个年号下四处作死,侵略中国、偷袭美国、打东南亚,万邦协和到吃了白头鹰两发大蘑菇才消停。
唯一有点值得关注的是,这是脚盆鸡们第一次没有使用华夏典籍来取年号,估计会解读成他们刻意和中国做文化切割。我个人觉得这样也挺好的,不然看着一群变态在取自《尚书》的年号下四处杀戮,或者在取自《史记》年号下的交相攻伐,怎么都觉得别扭。
综合起来吧,个人觉得这个年号挺不知所谓的,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年号,大概脚盆鸡也希望给外界留下自己谦逊平和的印象吧。希望他们不是又一次把flag立的飞起,毕竟人民是无辜的,这年号要是反向理解可是要命的。
“令和”出自日本古籍《万叶集》,的确有点出乎意料,毕竟过去247个天皇年号均出自中国古籍,比如“明治”取自《易经》的“圣人南面而听天下,向明而治”;比如“昭和”取自《尚书·尧典》的“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”。
而“令和”则出自《万叶集》的“初春令月,气淑风和”,对于现在的日本大和民族来说,用这个年号也很是应景。多年来,日本国内一直有人呼吁用日本古籍来给天皇取年号,这次新年号的评选让这种发声更为强烈。
2019年4月1日,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:“令和”被定为新年号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个年号有着更鲜明的日本气质,其中“和”有着指代日本的意思,比如“和魂”指的是“日本精神”。
新的年号,将于2019年5月1日新天皇即位时进行更换,现在使用的“平成”年号还有1个月使用时间。
如果将年号“去中国化”视为革新的话,那么这次改元还出现3个新变动。很多媒体对此有着重点,我在这里在简单提一下:1、日本宪政史上,天皇因“生前退位”而变革年号;2、新天皇即位之前,公布新年号在历史上无先例;3、改元年号的现场,第一次采用网络现场直播。
日本首相安倍晋三,在新年号公布前,对记者们表示“希望听从各方意见后,再进行决定”。话虽然有些扯,但不是没道理,安倍晋升的谨慎没有错。
寄希望新年号带来新气象,日本人这种心情还是能够被理解的,而众多观察员认为新年号也确实会给日本朝野带来新转机。
日本天皇不像选总统、总理,他在日本有着特殊性的地位,你可以把日本史就看为是天皇史。天皇的存在本身就是“国民意志”的表现,不需要国民来投票选举,万世一系的天皇就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最好人物。
总而言之,日本天皇家是奇迹般的存在,地球上已经找不出第二家。新的年号“令和”已出,1个月后新天皇将即位,我们拭目以待日本的新变化……
跟咱中国有屁关系哦?人家门口贴副对联,人家没咋地,你这整天堵人家门口,研究来研究去。最后惊呼狂叫,这幅对联我家以前贴过!然后恨不得让全小区的人都知道,咱小区有头有脸的人家贴着的对联我家以前就贴过!我他妈的脸上真有光!别傻逼了!中国人的脸都快让你们这群人渣丢光了!你分析个屁呀!说穿了不就是想嘛玩意儿都往中国文化这里圈呗!他日本要是连口饭都吃不起,又有多少人会关注他用啥年号呢!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是文化自信,而是文化自卑和意淫。中国典籍有多少?恐怕只要是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你都能找到出处吧?不要生拉硬拽了!谁造的,谁解释,跟你么关系!
今天,日本新年号被正式公布了。新的年号被定为“令和”,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启用。新年号的公布,不仅意味着明仁天皇将在本月内退位,也标志着日本30年平成时代的结束。
围绕着日本新年号展开的讨论立即在中日网络上引发了热议。据日本官方的说法,新的年号出自日本古典诗集《万叶集》中的《梅花歌二首》的序言。其中有“初春令月,气淑风和”一句,即取其中二字。
按照日本年号的定名规则,一般来说都是出自中国的儒家古籍里。例如平成年号就出自《尚书‧大禹谟》:帝曰,俞,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允治,万世永赖,时乃功。然而,此次以日本古籍来定名,还属头一次。
众所周知,日本是世界上少数还在以年号纪年的国家之一。日本的年号纪年效仿的是中国古代的年号,因此,日本在大化革新之后才开始了年号的启用,此后一直是以中国古籍为其定名规则。
即便是此次的令和年号,虽然取自《万叶集》,但中国学者依然找到了其中国典籍的出处,即《文选》中汉代张衡的《归田赋》。其中有“仲春令月,时和气清”一句,可看做是《梅花歌序》的借用。
当然,“和”字是日本76%的国民最为喜欢的第一汉字。日本人大多愿意以和来为平成时代划上句号。这也象征着一个新的和平时代的到来,是一个寄予了全体日本国民希望的年号。
说实话,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别扭、不伦不类,小家子气。
年号这种东西,是时代精神的反映,也是人民追求的反映,应该大气从容一些。
比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,汉武帝时期的“建元”,体现了开创新纪元的强烈我愿望和宏大气魄。
再比如,汉复、龙兴、建武、建安、章武、延熙、龙飞、太初、嘉兴、大统等等。寓意深刻而又大气厚重。多好。
还有以神兽为年号的,神龙、青龙、黑龙、白雀、神龟。
此外,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年号。
最低调的年号,叫做“普通”,从520年正月—527年三月,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二个年号,共6年余。
最科幻的年号,叫天启,是北魏时期元法僧年号。天启坦克的威名,震烁古今。
最不谦虚的年号,天授。武则天的第一个年号。
最吉祥的年号,如意。武则天的第二个年号。
最长寿的年号,长寿。武则天的第三个年号。
最笑傲江湖的年号,神功。还是武则天的年号。
最霸气的年号,万岁通天!还是武则天的年号。不得不承认,武则天真的很会起年号啊。
看看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年号,再看看小日本的这个“令和”,这他妈是个什么玩意啊。
令与和这两个字,完全风马牛不相及。非要生拉硬拽,捏在一起,不伦不类,狗屁不通!非常别扭。
一般人看到令和,首先想到的就是“命令和平”,或者令国家和平安宁/使国家和平安宁。但是再美好的寓意,都让一个生硬的“令”字给破坏了。
令字,如果做吉祥美好解释,与和凑在一块,还能解释。美好平和的意思。
但是绝大多数的人,看到令和,首先想到的是冰冷的“命令”,而不是吉祥。
所以说,这个令和,实在是不怎么样。
这一次的日本年号,应该是日本历史上的首次“去中国化”的年号。之前的日本年号,不仅全部脱胎于中国古籍,甚至很多直接就跟中国的年号撞了车。
最恶心的,就是大名鼎鼎的“贞观”。一代天可汗,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使用的年号,居然在唐朝还没灭亡的时候就被日本清和天皇偷了过去,还美其名曰日本的“贞观之治”。
还有汉光武帝的“建武”和明孝宗的“弘治”,全部被日本人拿去用了一遍。前者恰逢日本南北朝,使用者旨在学习汉光武帝,结果除了学了个年号啥也没学着;后者更是在中国的弘治帝死后不到五十年就拿过去用,似乎也有想要“弘治中兴”的意思。
比如著名的“永和”,既是东汉顺帝的年号,也是东晋穆帝的年号,然而在日本人自己的南北朝里面,“永和”这个已经被中国用了两次的年号又被拿过去,再用一遍。
纵使是明治维新以后,四位天皇的年号,也全部出自汉家经典:
明治:圣人南面而听天下,向明而治。——《周易》
大正:临,刚浸而长。说而顺,刚中而应,大亨以正,天之道也。——《周易》
昭和: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——《尚书》
平成:父义,母慈,兄友,弟恭,子孝,内平外成。——《史记》;俞!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允治,万世永赖,时乃功!——《尚书》
125代天皇,247个年号,几乎无一不出自中国典籍,甚至还有几个和中国年号撞车,这实在是贻笑大方。因此,新天皇德仁的年号的选取,就有如下规定:
硬规定:1、符合国民理想的良善意义;2、2个汉字;3、至今未曾使用为年号或谥号
软要求:1、常用汉字;2、每一个字笔划最多12到15划;3、开头的罗马拼音不使用M(明治)T(大正)S(昭和)H(平成);4、尽可能避免使用民间自办票选的前几个年号;5、避免使用广泛被使用在人名上的文字;6、不使用和大企业相同的名称等。
最后,令和横空而出。据说,这两个字出自日本古诗集《万叶集》:“于时初春令月,气淑风和。”只不过,早在《万叶集》出世以前,地动仪之父就已经写下了如下句子:
日本新年号出来了,网友们算是乐开了花。
有人说,叫什么令和啊,不如叫永和;有人说,不如叫令狐,有人说,不如叫永狐……
您瞧瞧,这都什么事啊。
也难怪啊,咱们中国人打麻将,和了不就是胡了吗?那令和还真是令狐了~
据日本官方发言人介绍,“令和”来自日本著名诗集《万叶集》第五卷《梅花歌卅二首并序》。
其中,就有“于时初春令月,气淑风和”之句。
不解释还好,一解释,要有人翻出东汉张衡的《归田赋》,其中就有“于是仲春令月,时和气清”一句。
很明显,这是日本诗对中国古话的化用啊。
所以嘛,日本这次起年号还想避开中国古籍,可这做不到啊。
本来嘛,日本文化就是来源于中国。
谅你小小岛国,总也逃不出我中华文化的魔爪~嘿嘿~
70年产权公寓是么时候有的
不是70年房产所有权,而是70年土地使用权年限。
是根据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》规定,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:
住宅用地(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品房用地):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;
工业用地(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厂、工业区):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;
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等公益事业性用地: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无期;
商业、旅游、娱乐用地: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;
综合或者其他用地: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。
不过根据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《物权法》中的明确规定:“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,自动续期。”
是1988年开始的
住房改革自80年代才开始,1988年正式实施。首批70年产权住房应该在2050--2058年期间到期
商品房:
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商统一设计,批量建造后,作为商品出售的房屋,通常是作为居民住宅。商品房一般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,如供水供电、绿化、停车位等。其价格由成本、税金、利润、代收费用以及地段、层次、朝向、质量、材料差价等组成。商品房的建设和交易通常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。与商品房相对的一个概念是经济适用房,在香港、澳门、新加坡等地叫“社会保障住房”。 经济适用房,由政府限定建筑标准和价格,并只能由特定的低收入人群购买。
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什么
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:中国。
2、目前,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大概有14亿。重庆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广州等几个城市都有众多的人口,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人口大都市。
3、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,总人口达到13亿多。由于中国人口增速放缓,专家估计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,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时间会提前。
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截止到2003年底,中国人口总数已达129227万人(不含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)。
中国人口分布不均,如从哈尔滨到昆明连一条线,线以东许多地区人口密度在100人以上,有些地方甚至在400人以上;线以西广大地区人口密度在50人以下,其中许多地区人口密度在1人以下。所以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:东部人口多,西部人口少。
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向每人发2000元疫情补贴,你怎么认为
1、疫情之下,各行各业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,特别是民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,很多都在疫情期间停工、停产了,很多生活服务业、餐饮、娱乐、旅游行业,现在都没有开业的都有很多,那么随之而来的,就是员工没地方上班了、企业主没有收入了,已经是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了,这种情况是百年一遇的,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;
2、本次两会上,有政协委员提出了建议,建议政府从财政支出中,拿出一部分钱来,向每个人发放2000元的疫情补贴,我个人认为,这个确实是有必要的,对于像我们这样的,这大半年来完全没收入的,生活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的人来说,如果政府发了这笔钱,这就是等于是雪中送炭,是解了燃眉之急的大事了,所以,我是举双手赞成的;
3、但是,有些人疫情之中应该是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的,比如我们的公务员队伍,工资一直在照发的,比如没有停工、停产的企业、医院,还有其他的企事业单位,在疫情期间没有停工、停产、经济上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的单位和个人,就不应该发疫情补贴了,国家财政在这次疫情之中的支出也非常大,付出了很多,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,我们的政府是不惜一切代价的,所以,好钢要用到刀刃山,要有的放矢,不能撒胡椒面,不能搞全面大派送,有工资的人,就不要发了,钱要发给疫情期间没有收入的人、生活困难的人、揭不开锅的人;
4、疫情期间停工、停产,由政府来兜底,向困难群体发放生活补助,国外很多地方都实行了这个政策了,香港、澳门也发了,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,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,疫情期间、疫情之下,国家出台了很多帮助企业解困、帮助企业复工、复产、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的扶持政策,国家已经把“六稳”、“六保”作为了过度时期的中心工作,怎么实现“六稳”、“六保”,特别是怎么实现“稳就业”、“保民生”,让人民群众度过难关,应该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了,国家在这个关键时刻,给困难群体发放2000元疫情补贴,确实是很有必要的;
5、“六稳”和“六保”中的其他“五稳”和“五保”,说到底,都是以稳就业和保就业为中心和重心的。没有就业,就谈不上民生,其他的“稳”和“保”就失去了抓手和意义。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势下,强化就业工作,并将重点聚焦于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,实际上即是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纲;
6、以“六保”作为实施“六稳”的着力点,这就指明了稳就业实现的途径和办法。保就业之“保”,说明实现稳就业的目标,不可能一蹴而就,也不可能一帆风顺,而必须要付出努力和艰辛。此外,保就业之“保”,并不是被动的保护和保有,更不是缩手缩脚、不思进取的保守,而是要开动脑筋,千方百计开拓创新,想方设法寻找门路,确保就业目标的实现。最近几年,新业态创造的新就业形态,吸纳了巨量就业人口,为稳就业和保就业指明了努力方向。